2014年03月10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維護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是網絡強國的基礎,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熊群力代表
網絡安全站在新起點
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就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戰略性而言,有必要舉全國之力,推進網絡安全領域發展。
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認識到位,能力同時也要匹配。在網絡安全領域,我認為主要需具備三種能力:全面梳理基礎理論與標准的能力﹔率先突破重大關鍵技術的能力﹔精心做好重大工程建設的能力。
去年的“棱鏡門”事件再次敲響了網絡信息安全的警鐘。目前,為了把高科技企業培養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信息安全產業發展主體,打造高素質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國家給予了極大重視和支持。中國電科作為信息電子“國家隊”,除了用好國家信息安全專項資金外,也自籌大量資金將用於支持工控網絡信息安全、移動互聯網安全、雲計算安全和安全專網4個方向的關鍵技術突破、核心產品研發、產業化推進等工作。
(記者 潘少軍)
徐一天委員
網絡安全須從源頭抓起
從根本上保障我國網絡和信息安全,必須從源頭抓起,大力扶持自主可控的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研發和推廣。
構建國家信息安全屏障,就要大力扶持和推廣應用可控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努力形成開發、應用、保護國產操作系統的鮮明導向和良好氛圍。目前,國產操作系統缺乏相關廠商支持,與之配套的應用軟件開發者寥寥,銷售渠道不暢,因而,無法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鏈,難以撼動國外知名品牌的壟斷地位。為改變這一局面,政府職能部門應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一手抓操作系統研發,一手抓使用環境改善,在提供良好公共服務上下功夫。
(記者 蘇銀成)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委員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緩
網絡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海量的信息服務同時,也帶來信息安全隱患。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個人信息日趨呈現“被公開”的問題,由此導致惡意獲取、非法倒賣、隨意外泄公民個人信息的事件頻頻發生,直接威脅公民經濟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目前還缺乏有效的剛性保護機制。
建議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要搞好頂層設計,制定統一的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信息保護范圍與內容,加大打擊和懲處的力度。
(記者 張志鋒 王 珂)
保障糧食安全
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委員
抵制浪費繃緊糧食安全弦
糧食從地裡生產出來到擺上餐桌,每一環節都存在損失浪費現象。據測算,我國糧食產后僅儲藏、運輸、加工等流通環節損失浪費總量就達700億斤左右。每年的糧食損失浪費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一年的產量還要多,令人痛心。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有利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有利於全球糧食供求改善。全國糧食行業將在儲藏、運輸、加工、消費各環節不懈努力,全面推廣科學儲糧,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積極開展生態儲糧,做好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文章。同時,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節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