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區        注冊

強衛:在江西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4年08月19日08:51   來源:江西日報

原標題:在江西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這裡舉行座談會,紀念敬愛的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緬懷鄧小平同志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的豐功偉績,回顧鄧小平同志對江西人民的親切關懷,表達江西人民對鄧小平同志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進一步激勵全省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鄧小平同志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他把畢生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鞏固和發展,特別是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下了不朽功勛。

鄧小平同志七十多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始終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和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他自少年時代起就立志匡扶社稷,救國救民。早年赴歐洲勤工儉學,並在那裡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開始了革命生涯。歸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黨領導的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爭。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同志先后擔任黨和軍隊的許多重要領導職務,為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的實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赫赫功勛。新中國成立后不久,鄧小平同志就參加了中央領導工作,並在黨的“八大”之后成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鄧小平同志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他同中央領導集體一起,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在實踐探索中,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鄧小平同志偉大光輝的一生,深深烙上了“江西印記”,江西廣大干部群眾對小平同志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我們不會忘記,革命戰爭年代,小平同志在江西戰斗生活的四個年頭。1931年2月,時任紅七軍前委書記兼政治委員的鄧小平同志,從廣西到江西,“匯合朱毛紅軍”,從此開始了他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光輝而曲折的革命生涯。他先后擔任過中共瑞金縣委書記、會昌縣委書記、會昌中心縣委書記、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和樂安縣南村區委巡視員、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總政機關報《紅星》主編等職務,出色地領導根據地軍民開展地方政權建設,鞏固和發展紅色區域,支援革命戰爭,顯示出卓越的領導能力。這期間,盡管遭遇了錯誤的斗爭和批判,但他始終對黨襟懷坦蕩,忠心耿耿,在崎嶇艱難的革命道路上奮進不止。直到1934年10月,他隨中央紅軍長征才離開江西。我們不會忘記,新中國成立后,小平同志與江西人民又朝夕相處了三年零4個月。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時期,小平同志再次受到錯誤的批判和斗爭。從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他被送到江西省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勞動。小平同志身處逆境、心系國家,在勞動之余閱讀了大量馬列著作和古今中外的經典名篇,對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他不顧年歲已高,不知疲倦地深入贛鄱大地調查研究。從1972年11月到1973年2月,短短4個月的時間裡,鄧小平同志深入井岡山、贛南、撫州、景德鎮等地考察調研,仔細了解當地生產生活情況,傾聽干部群眾意見建議。小平同志在江西工作生活了三年多,也思考了三年多,他勞動時走過的田間小道被人們稱為小平小道,從這裡萌發和延伸出去的改革開放思想,使中國走上了一條通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庄大道。我們不會忘記,改革開放后,小平同志對江西的深切關懷和殷殷囑托。1984年2月,小平同志風塵仆仆地從福建途經資溪、東鄉前往南昌,沿途察看了江西的農村和城市面貌。1985年2月,小平同志赴廣州途經鷹潭時,認真聽取了鷹潭市負責同志的工作匯報,並勉勵當地干部群眾:“鷹潭是個好口子,有發展前途!”。1992年1月,小平同志結束南巡之行途經江西時,特地在鷹潭和新余停留,親切接見江西的領導同志,充分肯定了江西的歷史貢獻和現實成績,鼓勵和鞭策江西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他老人家飽含深情地指出:“江西是作了貢獻的”,“對江西,中央要照顧一點”,“等你們更發展了再來”!一代偉人的音容笑貌和殷切囑托,至今歷歷在目、猶言在耳。飲水思源,4500萬贛鄱兒女永遠懷念小平同志!他對江西的親切關懷,將永遠鼓舞和激勵著全省人民奮勇前進!

可以告慰鄧小平同志的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西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真抓實干,探索了一條符合江西實際的發展路子,全省經濟發展明顯加快,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邁出了“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的堅實步伐。

緬懷歷史,展望未來,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鄧小平同志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強國富民的惟一正確道路,以鄧小平理論為重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在改革發展道路上戰勝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証。黨的十八大開啟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進一步升華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行動綱領。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是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把江西的事情辦好,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革命和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嶄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的根本總結,凝結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夢想,也體現著近代以來人類對社會主義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一定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大是大非上頭腦清醒,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地走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好。

我們要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更加堅定地肩負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鄧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目光遠大、襟懷寬廣,是我黨歷史上改革創新的光輝典范。36年前,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非凡膽略,帶領全黨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掀開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他諄諄告誡我們:“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經驗証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軍號角。我們要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各項事業中,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要牢固樹立開放意識,強化開放思維,大膽地走出去、引進來,不斷推進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特別要緊緊抓住國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的重大機遇,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國乃至全球發展的大格局。要堅定改革信心,堅持正確方向,堅持蹄疾步穩原則,始終堅持頂層設計和鼓勵基層創新相結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大膽試、大膽闖,敢於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勇於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斷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斷夯實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基礎。鄧小平同志曾反復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