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區        注冊

劉奇葆:用文學的光芒照亮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2015年10月15日15:24   來源:《求是》

原標題:用文學的光芒照亮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學藝術工作。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文藝繁榮發展的方針原則、目標任務和時代要求,給人以方向、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具有裡程碑意義。最近,中央將印發《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文藝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對繁榮文學創作提出明確要求。近年來,我國文學園地百花競放、充滿活力,特別是涌現了一大批有分量有高度、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長篇小說,構成了蔚為大觀的文學畫卷。最近評選揭曉的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就是對近年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一次集中檢閱。評獎得到社會廣泛公認,是文學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成果。我國文藝事業正處於需求旺盛的發展時期,文學創作也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黃金期。

一、堅定對文學價值的信念是作家最可貴的品質

大凡卓有成就的作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論身處生活的順境逆境,還是處於創作的高峰低谷,都始終秉持文學信念,胸懷一顆對文學的赤子之心,不輕言放棄、不隨波逐流。茅盾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在動蕩的年代,他先后流亡武漢、上海、日本,輾轉香港、新疆、延安等地,寫出了《子夜》《林家鋪子》《春蠶》《霜葉紅似二月花》等力作。路遙肝病到了晚期時,依然沒有放棄寫作,忍受病痛折磨,嘔心瀝血地完成了《平凡的世界》最后一卷。正是因為對文學的熱愛和堅守,才誕生了這些文學經典。

文學是一個民族的心靈。當我們看待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氣質和思想創造時,目光總會首先落到文學身上。那些文學大師閃耀著思想和智慧的光芒,是本民族最好的精神標識,就像巴爾扎克、雨果對於法國,歌德、海涅對於德國,莎士比亞、拜倫對於英國,普希金、托爾斯泰對於俄羅斯的意義。我國文學史上,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等一個個文學巨匠,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度。千百年來,這些名家大師奉獻了不計其數的文學經典,讓人們在文學的海洋裡得到了精神的滋養、思想的啟迪和奮進的動力。

當然,今天的社會環境、文學環境與以前大不相同,當年報刊上發表一篇小說、一首詩歌,就會收到成麻袋的讀者來信,這樣的年代已經成為歷史。現在,文化市場日益繁榮、文化產品日益多樣,人們的文化選擇更加多元。在各種因素作用下,文學創作遇到了一定困難,作家也產生了一些困惑。應當看到,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文化樣式如何演進,文學對文藝創作的基礎作用、對文化發展的引領作用、對社會人心的涵育作用,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任何看輕文學、唱衰文學都是膚淺的、短視的,正如王蒙先生所說,“不要相信文學式微的謠言”。費孝通先生在他的晚年著作《中國文化的重建》一書中,呼吁樹立文化自覺。他提出,“在新一頁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應該有中華民族實現文化自覺的恢弘篇章”。廣大作家要樹立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覺,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守對文學價值的信念,堅定文學創作的信心,在市場大潮中保持定力,在名利浮躁面前不忘初心,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用文學的光芒照亮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二、反映時代進程、講好中國故事是當代文學的重要使命

茅盾文學獎已經走過30多年的歷程,九屆共評出40多部優秀長篇小說,其中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就是高揚現實主義精神。像改革題材的《冬天裡的春天》《沉重的翅膀》,農村題材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平凡的世界》,民族題材的《穆斯林的葬禮》《額爾古納河右岸》,軍事題材的《歷史的天空》《英雄時代》,至今仍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歲月的灰塵從未掩飾這些作品的光芒。這些作家作品,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關注社會生活、記錄時代風雲,充分彰顯了現實主義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3億中國人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奮斗,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亙古未有的大事件。如果忽略了這一點,文學不僅會錯過成就輝煌的最佳機會,也會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現在的中國,發展步伐之快前所未有,變化之大難以想象,每天都有說不盡的故事,國家的故事、社會的故事、個人的故事,震撼人心、跌宕曲折、精彩紛呈,這為當代文學創作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素材。一些作家和評論家反映,現在文學創作反映現實生活的精品力作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