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是鄧小平同志逝世22周年的日子。為緬懷偉人的豐功偉績,解放軍報特推出回顧鄧小平同志在抗日戰爭歲月的一組故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狂言要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在這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總政治部改為第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
9月16日,鄧小平隨八路軍總部東渡黃河,向烽火連天的華北抗日前線進發。1938年1月5日,中央軍委正式下達鄧小平任第129師政治委員的命令。1月16日,八路軍總部公布這項命令。18日,鄧小平到達第129師師部駐地——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太行山南麓的西河頭村。太行山,古稱“天下之脊”,山高峰險,溝壑縱橫,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毛澤東曾說過“扼太行者扼天下。”
鄧小平到任不久,就和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一起部署指揮了長生口、神頭嶺和響堂鋪3次對日軍的伏擊戰。其中,響堂鋪伏擊戰是鄧小平和徐向前親臨前線指揮的。
響堂鋪大捷巧運籌
1938年2月,日軍集中3萬多兵力向晉南、晉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