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5日07:57 來源:學習時報
採訪對象:朱匡宇,1948年8月生,上海人。長期在上海紡織系統工作,曾任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004年5月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辦主任。2007年11月,任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2年4月退休。
採 訪 組:田玉玨 桑 熙
採訪日期:2018年1月11日
採訪地點:上海市東湖賓館
採訪組:朱匡宇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您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辦主任,請談談您與他的工作交集。
朱匡宇:習書記在上海工作實際上隻有7個月零4天,但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遍了上海各區縣,進行了深入調研,對上海各方面工作都作了全面了解和精心指導,給上海干部群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在工作中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記日記,每次參加重要會議活動都會把相關情況記下來。知道你們要來採訪我,我又翻出當年的筆記本,上面清晰地記著我參加的習書記組織或出席的重要會議活動。“2007年3月24日,市委召開干部大會,宣布習近平同志任上海市委書記。”“3月30日,習書記帶領市委四套班子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參觀。”“4月6日下午2點,習書記到市委宣傳部視察,一個部門一個部門拜訪,和大家見面。”“4月18日,上海召開精神文明委全會,這是習書記到上海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活動。”“4月26日,方永剛先進事跡報告團一行抵達上海,習書記會見報告團全體成員並發表講話。”“5月17日,習書記到宣傳部視察時提出,要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處理好服務群眾和引導群眾的關系,既要立足實際,又要影響實際,既要反映生活,又要引領生活。”“5月24日到28日,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召開,習書記作報告。”如此等等,都是我與習書記的工作交集。
採訪組:您剛才講到,習近平同志出席了2007年4月18日的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全體會議,當時他對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朱匡宇:習書記在那次大會上,對上海的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文明素質重在實踐,重在養成,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推動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質有一個大提升。他還提出了“五個更加重視”的要求。
一是要更加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全社會形成價值共識。要在傳播中讓老百姓知曉,在教育中讓老百姓領會,在參與中讓老百姓體悟,在實踐中形成價值共識,使理論轉化為思路,轉化為信念,轉化為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凝聚價值共識是我國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習書記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二是要更加重視頑症陋習的整治,制定具體、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使廣大群眾自覺摒棄有礙觀瞻、有損形象、有悖科學、有害健康的陋習。
后來,上海市文明辦在迎世博的過程中,傾注了很大精力來抓改變陋習的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倡導交通文明。曾經有一項研究數據表明,上海市主要路口的通過率比發達國家要慢25%左右,原因是行人亂穿馬路,駕駛員為以防萬一,過路口時都會習慣性地踩剎車。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當時做了大量工作,讓公安局列出上海市500個主要路口,在每個路口都派了志願者,義務幫助疏導交通,倡導行人文明出行。關於路口志願者的人選,我們也做了創新。以前我們提到志願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學生。但如果要真正形成整個社會的文明風氣,不能單靠學生群體,更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所以,當時我們發動這些主要路口周邊的文明單位,由他們各自動員自己的員工,每天早上8點到10點交通早高峰時段,以志願者身份輪流到路口執勤。這項志願服務工作一直延續到現在,並已實行責任制,讓文明單位積極參與社會公共服務。現在,你們站在上海的路口觀察,亂穿馬路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觀,這與當年習書記的先見之明和正確倡導是分不開的。
三是要更加重視重點人群的精神文明建設,推動不同社會群體共建共擔社會道德。習書記強調,要重點抓住三類人群:第一類是黨員干部。“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各級領導干部作為負有重要職責的公民,要保持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社會生活中嚴格自律,為人講道德,做事知榮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樹立形象、做出榜樣。第二類是未成年人。他們是國家民族的未來,對他們要講究日積月累、水滴石穿,要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避免不良社會環境對他們產生消極影響。第三類是來滬從業人員。要不斷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他們與本地居民感情融洽、生活融合、思想融通,共建和諧家園,共促上海發展。
四是要更加重視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推動群眾在共建中實現共享。習書記指出,群眾的文化需求是民生問題,是不斷提高的民生需求。加強文化建設不僅是能力問題,更是一個態度問題。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必須立足基層、面向群眾、抓好基本、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