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09:41 來源:解放軍報
一道“白晝流星”在塞北草原上空劃過,帶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球背面的“土特產”,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順利著陸,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採樣返回。
此刻,盛夏的敕勒川上,草色青青、野花綻放。陰山腳下的呼和浩特蒙草種業中心種質資源圃內,一株株嫩綠的幼苗正茁壯成長。這些作物,正是由曾遨游太空的種子培育而成。
種子是農牧業的“芯片”。作為我國眾多航天器起飛、著陸的溫暖母港,內蒙古與航天育種結下“不解之緣”——從2008年首次將甜菜種子送入太空以來,30余個種質材料享受過太空之旅。
內蒙古與航天的緣分,始於20世紀50年代。為支持東風航天城建設,內蒙古額濟納旗政府三易其址,牧民讓出水草豐美的牧場,支持祖國的國防事業和航天事業。
“老一輩在全國一盤棋思想感召下,留下了‘最好牧場為航天’的佳話。這些年,祖國沒有忘記內蒙古人民為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無論是當年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支援包鋼建設,還是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