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遏制刷單等無序競爭行為,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平台企業涉稅信息報送新規有何作用(政策解讀)

本報記者 王 觀

2025年07月21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近日,《互聯網平台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相關配套《公告》發布。國家稅務總局正在細化首次報送涉稅信息等具體安排,並“點對點”對接互聯網平台企業,搭建報送渠道,做好政策解讀與培訓輔導,協助企業完成報送。

  《規定》和配套《公告》將重點解決什麼問題?通過何種方式實現對互聯網平台內經營者的有效監管、遏制無序競爭?對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促進稅收公平有何意義?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和相關領域專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對此進行解讀。

  如何遏制無序競爭?

  共享涉稅信息提升監管效能,規范招商引資促進資源要素合理流動

  浙江湖州凌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收取佣金為網店客戶刷單,通過對網店商品進行虛假交易,提高網店的成交量及好評率等,不久前被依法查處曝光。

  近年來,我國平台經濟迅速發展,然而其強流動性和高虛擬化特征使監管缺乏有效信息,一些平台內經營者鑽取漏洞,進行虛假營銷、刷單炒信、銷售偽劣商品與提供低質服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擾亂了公平競爭秩序。

  《規定》明確,互聯網平台企業應報送平台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稅信息,配套《公告》進一步明確了MCN(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等機構報送網絡主播及其合作方涉稅信息的義務,這意味著平台內經營者的交易行為將更加透明、可追溯,也更好被約束。

  “相關涉稅信息為監管部門遏制‘內卷式’無序競爭提供了關鍵的制度和數據支撐。”安徽財經大學教授經庭如分析,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通過信息共享,可以全量獲取不同地區、企業的線上經營相關數據,提升監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比如,依托全量數據比對分析,能及時發現虛假營銷、惡意刷單、低於成本價銷售等不合規經營行為,有效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和逐底競爭,助力合法經營的企業獲得更公平的發展環境。

  此外,平台企業及其內經營者具有跨區域經營和“注冊地與經營地分離”的特點,部分地區為吸引平台企業入駐搞“政策窪地”,相關違規招商引資多發頻發。

  “違規給予大量地方獎補,阻礙了要素資源跨區域合理流動,嚴重破壞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楊燕英認為,《規定》的實施為破解地方違規招商問題提供了重要抓手,通過平台報送的經營者身份、收入、經營地等信息,可打破“注冊地與經營地分離”的信息壁壘,便於監管部門及時發現企業虛開發票、虛增銷售獲取地方獎補和地方違規實施獎補等行為,既有利於遏制“內卷式”招商引資,又有利於促進資本、技術、數據、勞動力等要素在全國范圍內更自由、高效、合規流動,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對打破地方行政壁壘有何意義?

  統一涉稅報送規則標准,促進嚴格公正規范執法

  互聯網平台企業的跨區域經營需要跨區域的統一規范執法。此前,部分地方存在執法標准地域差異,特別是個別地方存在“監管窪地”,嚴重助長了不公平競爭。

  《規定》明確,平台企業應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的具體類別和內容報送。配套《公告》進一步列舉了網絡商品銷售平台、網絡直播平台、網絡貨運平台等8類常見的互聯網平台,並明確報送信息的具體類別、內容和口徑。

  “在全國范圍內明確涉稅信息報送的主體、范圍、口徑、頻率,意味著無論平台企業總部設在哪裡、業務覆蓋多少省份,都必須按照統一的規則和標准向稅務機關報送信息。”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說,還需要稅務部門嚴格執行《規定》要求,通過數據標准化、監管協同化、規則統一化,促進實現全國監管執法統一。

  同時,稅務部門實行垂直管理,總局、省局、市局、縣局、分局一體推進依法治稅,具有政策統一、執行統一、流程統一等優勢。“稅務部門跨區域協調能力強,有利於打破地方行政壁壘,解決平台經濟‘跨區域經營’與‘屬地監管’的矛盾。”施正文認為,這有利於消除區域間因執行標准不一、監管能力差異造成的“執法鴻溝”,促進法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公正、嚴格地執行。

  是否會加重相關納稅人負擔?

  精准鎖定偷逃稅款人員,更好保護守法經營者

  根據現行納稅政策,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小微企業可享受增值稅免征優惠﹔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個人,在扣除減除費用和專項附加扣除后,也基本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或僅需繳納少量稅款。

  “平台內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和從業人員稅負不會發生變化。”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施行對平台企業以及絕大多數平台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稅負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互聯網平台企業隻需依法履行涉稅信息報送的程序性義務,其自身稅負不會變化,隻有少數高收入且納稅遵從度低的納稅人稅負將提升至正常合理水平。

  “這種設計充分考慮了不同主體的差異。”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張巍分析,一方面,充分保護了佔經營主體總數超九成的中小微企業和廣大從業人員的活力﹔另一方面,精准鎖定偷逃稅款的高收入人員,無論是隱匿直播打賞、佣金分成等多元收入的主播,還是通過關聯交易、拆分合同等方式轉移利潤的平台內大商戶,或是與MCN機構、合作方合謀虛假申報的不法分子,通過數據比對、風險分析,稅務部門將能及時發現和查處其虛假申報、隱匿收入等違法行為。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整治不法分子,就是對守法經營者最好的保護。”張巍認為,這有利於維護國家稅收安全,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讓每個經營主體都能在公平的賽道上競爭。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及配套《公告》的實施,不僅有利於引導平台經濟走向規范發展,推動平台經濟行穩致遠,更有助於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促進市場基礎制度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為守法經營者護航,為創新活力賦能,更好服務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1日 02 版)

(責編:任佳暉、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