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进行东征战役。
邓小平始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后任政治部主任,随红一军团东渡黄河,作为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铁路南下作战。这是他第1次抵达临汾地区。3月17日,为突破晋绥军汾河防线,红一军团包围了霍县县城。19日继续南进占领霍县、赵城、洪洞、临汾、襄陵、曲沃等县的广大乡村地区,并攻克襄陵县城,分兵古城、汾城、侯马、安泽、浮山、翼城等地。尔后进至乡宁、大宁、蒲县、隰县、永和地区,攻克吉县县城,逐一扫除了晋绥军黄河沿岸的堡垒。于5月初从永和县胜利挥师西渡。邓小平随军转战几乎走遍临汾所有县境。
抗战全面爆发后,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于1937年9月中旬和朱德总司令、任弼时主任等乘船东渡黄河辗转抵达晋东北。
10月23日,毛泽东针对战局变化和日军的战略企图指出,我军在山西,集中于五台山一区难以立足,“应分为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以互为犄角,密切协同,在日军压力面前才能站得稳,顶得住。再明确指出,“太岳山脉之晋东南与吕梁山脉之晋西南,虽目前距敌尚远,然亦不可不于此时作适当之部署”。
八路军总部领导研究决定:邓小平到晋西南“适当部署”。10月下旬,邓小平率领傅钟、陆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