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习工作室
永恒的初心 听习近平讲述自己的故事
【编者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5月3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在很多场合,习近平曾分享过自己的心路成长历程,这些生动的讲述体现了习近平永恒的初心。新时代学习工作室整理了几个故事,供网友们品读。
★年轻时就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调研
这是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居中),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
座谈会上,他回忆起30多年前到公社调研的往事。
“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来源:新华社)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
★作为国家领导人 兢兢业业 夙夜在公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还不高,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