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

人民時評:如何紓解“延遲退休”焦慮

鮑  丹
2013年12月12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從公眾的擔憂處發現問題,在化解擔憂中完善機制,應當是攻堅期決策的理性選擇

 

  對輿論高度關注的“延遲退休”,有了來自權威的最新回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延遲退休政策將採取小步走、漸進式,並承諾新政策將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現狀和訴求,提前若干年預告,讓公眾、特別是相關群體有必要的准備期。

  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之后,主管部門首次對延遲退休作出的正式回應,令許多擔心該政策會“馬上到”、“一刀切”的人鬆了一口氣。眾議紛紛之時,這種考量全局的承諾、漸進式的改革節奏,彰顯了改革進程中對民意的尊重,也體現了一種穩妥的改革方法論。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調整。今天,利益調整不再局限於“試驗田”、“特遣隊”,而是涉及社會各階層、各群體,許多政策都會引起關注,甚至引發爭議。延遲退休政策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無論是最早的動議,還是專家學者的一家之言,乃至中央文件裡的表述,哪次不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處於改革攻堅期、深水區的政策,其制定的復雜性和難度也可見一斑,對決策者的擔當、智慧和勇氣,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延遲退休而言,雖然從人口結構和勞動力供給的大趨勢看,改革勢在必行,但何時開始、怎麼執行、配套政策如何跟上,都需細細考量、慎重決定。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但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最佳時間點在哪?在勞動力市場總體供大於求的當下,延遲退休會不會加重就業難……類似問題,牽一發動全身,都應該通盤考慮。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還要看到,應對人口老齡化,並非延遲退休“華山一條路”,也很難做到單兵突進。政府部門在研究延遲退休政策的同時,應該多管齊下,比如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增加財政投入、提高養老保險結余資金收益率等。

  “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延遲退休政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