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欣
2016年09月29日16: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文,人社部公布《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报考者如果有串通作弊或者参与有组织作弊等特别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将永远不允许进入公务员队伍。(9月28日中国新闻网)
毋庸讳言,此次中央有关部门加大对公考作弊行为惩处力度的举措可谓“史上最严”,原本5年不得报考已让不少有心违规者畏惧三分,如今将惩处时限延展至终身,将存在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永远挡在公职之外,这“永远”二字可谓震慑力十足。
年年公考,对作弊行为的监督惩处始终是热点话题,特别时值考季,不乏各地一些典型案例的通报叫人视之畅快但多少有些后怕。确实,虽说近年公考热已在“降温”,但一些热门岗位和发达地区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态势,数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屡见不鲜。于是乎,不乏就有人动起了歪心思,小抄、贴纸已是“过时”,有的在文具上作文章、在矿泉水瓶上搞动作,甚至有米粒大的“纽扣耳机”植入,作弊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乃至衍生出违法团伙集体作案、集中作案,更有甚者组织购买答案和临场作弊的考生“集中培训”,作弊形式但凡想得到便没有做不到,一旦形成贻害后果不堪设想。
习近平同志所著《之江新语》有言,“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放到现实中,想作弊、敢作弊者,其敬畏之心俨然丧失,职业道德更是无从谈起;往深层来看,作弊一旦成功甚至顺利进入公职队伍,养成一种“抄近路”意识,“德能勤绩廉”的培养往往也难有正向,甚至在权力、金钱的诱惑面前轻易敞开腐败大门,成了投机取巧、心怀侥幸的“蛀虫”。
所谓“人无信不立”,当前全国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