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09:31 来源:光明日报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随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扶贫开发工作也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到2020年,要确保7000多万人摆脱贫困,且决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地区、任何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掉队,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基层是主战场,人才队伍是关键,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正是推进扶贫攻坚、夯实基层发展基础的有效机制。
可以说,第一书记选得准不准、下不下得去、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贫困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扶贫攻坚战的进度。因此,无论是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从全国层面部署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高规格发布全国统一的“标准动作”,还是对第一书记“两个全覆盖”原则的明确和强调,都意在把第一书记打造成为脱贫攻坚一线的带头人,为扶贫攻坚注入新的有生力量。
第一书记是强基固本的“第一责任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贫困村“穷根子”久拔不掉,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是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党的惠民政策落实不到田间地头,解决温饱的法子路子没人上心,基层党组织不给力,发展的精气神也就散了。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摆在第一书记面前的首要任务。扶贫先扶人、扶智,抓班子、带队伍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拉资金、跑项目。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支部的威信树起来、把队伍的治理能力提起来、把“堡垒”的战斗力激出来,才能为帮包村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第一书记是脱贫致富的“第一责任人”。千条理、万条理,脱贫致富是硬道理。精